灵活、创新和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重要性 

10 月,普华永道发布了长达 60 页的《2024 中国消费者之声调研》。尽管报告中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是于9月底中国发布经济刺激政策之前完成,未能完全反映最新的市场变化,但其中的很多内容仍然值得一读。

这份报告剖析了中国消费市场,在经济不确定性和消费行为变化中,不断演变的格局,揭示品牌若想保持竞争力,必须重塑其增长战略。

由于报告篇幅较长,我们为繁忙的读者提炼了其中的亮点,同时也结合了我们的一些见解,供大家参考:

·      中国消费市场增长缓慢,竞争加剧。尽管某些品类依然表现强劲,但整体复苏并不均衡。这需要品牌制定更为精准的策略,根据品类甚至子品类的特性来调整行动方向。

·      经济不确定性推动消费者行为转变。消费者变得更加注重“性价比”。传统的促销活动效果有所减弱,消费者更关注品质与价值。与此同时,人们对“体验”的需求逐步超过对物质的追求。健康意识的提高也催生了对健康和养生相关产品以及户外运动的旺盛需求。

·      技术影响整个消费旅程。随着消费者对数字平台的依赖不断加深,品牌需要不断优化线上形象,并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有效营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普及,正在改变品牌与消费者的互动方式,提供了个性化体验和高效运营的新机会。

·      可持续发展和环保产品越来越受欢迎。消费者对可持续产品的兴趣与日俱增。与此同时,政策的推动作用同样显著。兼顾环保政策和消费者个人利益的品牌,将更有可能赢得这一高价值市场的青睐。

那么,品牌需要做些什么:

·      适应经济波动,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品牌可以通过丰富产品线、动态定价,以及加强线上运营等方式来应对变化。虽然许多品牌近期都在价格方面下功夫,但我们认为,出色的品牌建设能帮助品牌避免一味的低价竞争。普华永道也指出,创新对于保持品牌吸引力至关重要。

·      锁定新兴消费群体,细分目标市场。新一代高净值人群对个性化、高质量的超高端产品充满兴趣。虽然很多人都关注Z世代,但我们认为略年长的千禧一代,可能更具潜力——他们是购买跨境进口商品的主力军,并且对外国品牌一直抱有好感。而相比之下,成长于国潮强势崛起时代的Z世代,则更倾向于购买本土品牌。因此,“一刀切”的策略不可取。我们建议品牌瞄准更具体的目标人群进行精准营销。

·      建立信任,坚持长期主义。遵守合规和数据保护法规,是赢得信任的关键。同时,我们认为社群的建立也能大大增强品牌信任度。

·      拥抱可持续发展与技术创新。在中国市场,数字化平台的重要性无须赘述,但仅靠这些平台并不足够。品牌还需加强自有渠道建设,确保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率。

对于品牌来说,灵活、创新和以消费者为中心,是在中国日新月异的市场中,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策略。

 

Previous
Previous

大宗商品、零部件和品牌,谁能拔得头筹?

Next
Next

小红书如何在中国竞争激烈的线上生态中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