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崛起:对市场营销意味着什么?
在中国的某些地方,你可能会有种穿越到2076年科幻电影片场的感觉。未来感十足的城市里,电动车在街道间疾驰,人们轻轻一点头就能完成支付。数字屏幕铺满每个角落。这一切,可能还只是序幕!
机器人:下一场技术飞跃
中国的下一个科技跃迁?机器人。它们的普及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快。
如果你曾住过中国的酒店,你或许已经见过送餐机器人将外卖迅速送到客房;一些餐厅甚至开始使用机器人厨师和服务员,负责制作和传菜。在街头或展会上,你可能已经遇到过小米售价 ¥9,999($1,380)的 Cyberdog,这款流线型机器人宠物正预示着消费级机器人的未来。
但中国推进机器人技术的核心原因并不是噱头,而是为未来做准备。
人口危机倒逼机器人加速发展
随着中国老龄化加剧,劳动力减少,机器人正在被快速开发,以填补劳动力短缺。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将在工厂生产线、养老院、零售乃至市场营销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机器人技术已成为中国《中国制造2025》工业战略的核心。政府与私营企业正在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于自动化和 AI 机器人技术的研发。而正如中国在许多制造行业的成功经验一样,大规模生产 = 降低成本。
根据美国银行的一项研究预测,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将复制电动车(EV)的成功路径,到2030年,机器人的价格预计将下降70%,单台成本仅为 $17,000,届时类人机器人将在中国进入主流市场。
机器人已经在中国崭露头角
今年1月春晚上的机器人演员成为焦点,吸引了28亿次观看,创下纪录。从那时起,类似的机器人已经开始在阿里巴巴旗下的二手平台闲鱼上出租,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被用于营销推广、展会和商店开业等场景。
中国有望成为全球首个实现机器人大规模应用的市场。正如中国消费者比西方更早接受移动支付、电商、社交电商、和电动车,他们也很可能会最先接受机器人作为营销工具。
机器人如何改变市场营销?
目前,许多品牌已经在仓库和制造业中使用机器人,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随着个性化消费需求的增加,这类后台机器人将逐步与消费者端的触点结合,以满足中国消费者越来越高的定制化要求。
但机器人在前端营销领域的应用才是更具想象力的部分。机器人带来的机会远远不止于噱头,它们需要在消费者体验中真正创造价值,无论是功能价值还是情感价值。
那么,品牌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由于机器人具备真实的互动能力,它们能提供比虚拟网红更具触感的消费者体验,拓展品牌营销的边界:比如增强品牌互动:机器人可用于高端活动、客服虚拟化身,甚至成为门店品牌大使,结合CRM 系统提供超个性化服务,类似于华为最新的 AI 手机,能感知并回应用户情绪。
又或者在威士忌新品发布会上打造沉浸式体验——机器人可以成为调酒师,一边调酒,一边投影品牌历史,让消费者深入体验品牌文化;在时尚零售店,机器人模特可以根据店内数据、天气状况或顾客需求,实时更换服饰,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购物建议;机器人吉祥物还可以成为品牌新形象,与消费者互动、表演特技、讲述品牌故事,增强品牌情感连接。
品牌不应等到 2030 年才拥抱机器人。机器人时代已然到来,品牌应尽早试水,抢占先机,通过创新赢得消费者的认可。率先行动的品牌,将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上占据竞争优势,而慢一步的企业可能很快会被本土品牌甩在后面。
机器人不只是后台自动化的工具,它们是品牌与消费者互动的新前沿。中国消费者比西方市场更愿意接受 AI 和机器人互动,品牌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创造真正有价值的机器人营销体验。如果你希望确保你的机器人营销策略契合市场需求、具有吸引力,并能充分利用最新技术,China Skinny 可以助你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