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会带来什么影响?
欢迎阅读China Skinny 本周的市场观察。长期以来,中国都认识到减少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的必要性,转而以促进国内消费为主导,推动经济向富裕国家迈进。随着特朗普的再次当选,这一任务变得更加紧迫,为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出口,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去年,消费对中国 GDP 增长的贡献率仅为 44.5%,相低于2023 年的 82.5% 。为推动国内消费增长,北京于本周日发布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释放中国家庭高达 20 万亿美元的“储备金”。
该计划涵盖八大核心领域,从收入增长、消费能力提升,到优化消费环境、完善监管措施,全方面覆盖推动中国向消费驱动型增长模式转型。不过,该计划并未在全国人大(NPC)早前公布的政策之外提供额外的财政支持。
对于在华经营的外国品牌来说,这项新政策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理解其影响将有助于企业调整策略,适应中国不断变化的消费市场。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的八大重点是:
1、 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
2、 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
3、 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
4、 大宗消费更新升级行动
5、 消费品质提升行动
6、 消费环境改善提升行动
7、 限制措施清理优化行动
8、 完善支持政策
机遇和挑战
许多举措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才能见效,比如提高全民收入和增强消费者对社会保障体系的信心。此外,提振计划中有很多关于扶持本土企业、强化企业竞争优势的举措。这对在华外资品牌来说,不啻为一种积极信号。
机遇:
· 居民收入提升、社保体系的完善,将增强消费者信心,推动消费升级,让高端品牌将受益。
· 消费信贷予以贴息支持,消费者可能会更愿意提前消费,从而带动更广泛的产品和服务需求。
· 服务行业(医疗、教育、体育、文化、旅游和健康) 可能会获得新一轮政策激励和限制放宽,迎来发展机会。
· 减少繁琐的行政审批流程,外国企业在中国的运营负担可能会有所降低。
挑战:
· 政策执行因地而异,最终效果取决于地方政府如何落实。
· 本土品牌支持力度加大,外国品牌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 更严格的消费者保护法规,可能会增加外国企业的合规风险,尤其是在定价透明度和产品宣传等方面。
· 收入增长是一个长期过程,消费者支出的提升可能不会立刻显现,而是循序渐进。
结语:转型中的中国市场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释放出明确的信号:中国政府正加大力度,将内需作为核心经济发展驱动力。
要想积极、灵活的应对,企业应该积极关注绿色经济、健康产业、数字创新等重点发展领域。
要发挥自身优势,和本土企业进行差异化竞争,着重强调企业叙事:品牌传承、产品品质、全球专业经验、创新能力和优质原材料等
同时要灵活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准入规则和监管变化,及时调整策略。
中国依然是一个充满机遇但竞争激烈的市场。能与本土国家政策和发展方向保持一致,拥有鲜明品牌定位的企业,将最有可能脱颖而出。China Skinny随时准备好祝您在这一时期锚定正确的方向和市场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