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营销组合中保持真实的重要性

2019年2月,Zara因“丑化中国”的广告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受到猛烈抨击——因为他们在广告中,为展示真实的自然状态,选择了脸上有雀斑的中国顶级超模李静雯。除了最初的强力反对外,此次事件也引发了国内社会对美丽标准的广泛讨论。

一年后,当中国消费者被困家中时,大量足不出户的时间,让他们开始思考什么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没有任何事件能比疫情,更能改变消费者对产品、服务和营销手段 的看法了。时至今日,对很多人来说,保持真实才是最本质的,更为强烈的一种需求。如果当我们今天再看到Zara的这则广告,那么或许会得到截然不同的反响。

尽管“真实体验”一直都是旅游业的追求,但也正日益成为消费者日常消费的一部分。为了“读懂受众”,品牌应该了解哪些信息、图像和体验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共鸣。社交媒体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社交媒体上,人们开始反感过于精致的自拍。这在近期流行的户外活动中尤为明显,户外爱好者们大方展示自己遇到的“艰难”——汗水、泥土和疲惫,都是在野外跋涉的真实写照。这种趋势也和在风景优美的背景钱摆出完美姿势的照片,形成了鲜明对比。

实体零售业同样如此。许多拥有标准化连锁店的商业综合体正逐渐失去吸引力。根据太古地产(Swire Properties)最近的报告显示,其旗下的6家商场中有5家出现了负增长。相比之下,像北京THE BOX等更真实的社区化商业空间和快闪店,正如火如荼地蓬勃发展。

炙手可热的壮族乐队瓦依那(Varihnaz),歌曲内容涉及杀虫剂和家禽饲养等主题,正吸引着一群希望远离现代快节奏社会的粉丝。

这些现象都清晰地表明,品牌需要定位、聚焦目标市场进行营销。中国并非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市场。倘若试图满足所有消费者的愿望,就意味着对任何人都毫无意义。要打造具有真实感的品牌,势必需要能聚焦目标消费者的营销方式。

尽管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在品牌运营中得到使用,但品牌的真实感可能会因此遭到破坏。对品牌应该通过训练算法、设计高效触达用户的触点,来确保人工智能始终服务于目标消费者。

日渐成熟的中国消费者对真实性的追求,并不意味着品牌应该放弃所有的修饰、加倍重视雀斑的存在。真实性远不止于精致的视觉效果。一个健康的品牌,也应该通过多维度的功能和举措来支撑这一事实。其中,良好的社区营销就有助于巩固真实性。每一个触达点都应旨在反映品牌的真实基因,而不仅仅是为中国消费者展示品牌希望其看到的精致版本。

请联系 China Skinny ,为您打造真实的品牌形象,与目标受众产生更深的共鸣。

Previous
Previous

特朗普连任对在华品牌的影响

Next
Next

中国庞大的老年人口正在改变他们与外界互动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