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一现的新零售,未来在哪儿?
2016年1月,马云在上海开设了首家盒马鲜生门店,提出了“新零售”这一概念——一个线上与线下无缝衔接的愿景。阿里巴巴希望通过其庞大的数据生态系统,使零售更加本地化、动态化和强相关,打造出丰富的全渠道体验。在门店发展成熟后,每平米的营收将会是传统超市的四倍。
2016年1月,马云在上海推出了第一家海马(Freshippo)门店,提出了 “新零售 ”这一热门词汇--线上线下商业无缝融合的愿景。阿里巴巴旨在利用其庞大的数据生态系统,使零售产品更具相关性、动态性和超本地化,承诺提供丰富的全渠道体验。当这些商店发展成熟时,每平方米的收入是中国传统超市的四倍。
马云在盒马门店里享用新鲜阿拉斯加帝王蟹的照片,迅速席卷全球的媒体和社交网络。盒马一跃成为国际代表团考察未来零售模式的必去之地。
阿里巴巴随后大举进军实体零售,投资了银泰百货、大润发等连锁商超,并与北京Intersport旗舰店、美妆品牌Innisfree等零售商开展技术整合合作。
迅速扩散的新零售风潮
京东不甘示弱,推出了自己的新零售品牌7Fresh,提供溯源显示屏、智能购物车等高科技功能。沃尔玛投资京东,腾讯入股永辉超市,众多科技和零售巨头纷纷抢占新零售市场。
与此同时,亚马逊也紧随其后在美国推出了Amazon Go,使无需排队结算成为现实。至此,新零售成为全球商业领域最热门的概念。
热度消退的新零售
然而,近十年后的今天,新零售的热度逐渐消退。疫情对实体店造成了沉重打击,即使是在疫情后,线上零售的增长速度依然是实体店两倍多,达到了6.5%。新零售所承诺的线上线下无缝衔接体验,未能显著改变消费者回归实体店的习惯。
虽然盒马首创的30分钟配送服务已成为行业标准,但那些炫目的技术功能却未能带来预期的持久影响。
阿里巴巴也逐步撤出了部分实体零售业务,出售了银泰和大润发的股份。许多新零售合作项目也悄然终止。曾经的旗舰项目盒马,如今也被降级为阿里B2B业务中的一个子板块。原计划在2023年上市的盒马,因业绩不佳而搁浅。美国的Amazon Go同样面临困境,在近期关闭了多家门店。
新零售失败的原因
马云及其追随者对实体零售的反思是正确的,因为很多现实世界的零售体验,是数字体验无法比拟的。然而,二维码和高科技噱头,不足以说服消费者舍弃便利的线上购物,转而光顾实体店。
中国的实体零售仍存在诸多不足,例如缺乏良好的店内体验,无法为消费者提供足够的再次光顾的理由。要让实体零售恢复生机,零售商需要专注于实体购物的独特价值,而不是试图将线上功能照搬到线下。
实体店的新玩法
未来的实体零售并非要放弃科技,而是要巧妙运用科技来强化实体店的核心优势。最显著的竞争优势之一是什么?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例如,淘宝上的时尚卖家在开设实体店,以便与客户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阿里巴巴的二手交易平台闲鱼也在扩大线下店铺规模,打造线下社区。
尽管遭遇挫折,盒马通过聚焦业务基本面,而非华而不实的技术,正在迎来复苏。2024年,盒马新增72家门店,招聘了近200名店长,对近一半的门店进行了翻新,客户群增长了50%,连续9个月实现盈利。同时,为了激励团队表现,盒马还改善了团队管理,优化了员工薪酬体系。
这些变化传递了一个关键信息:实体零售的真正价值和体验在于“人”。
未来:技术支持下的消费者体验为王
随着线上获客成本的不断攀升,以及AI生成内容的饱和,做好实体零售将成为一项尚未充分开发的机会。与大多数数字渠道不同,实体店的竞争仍相对较弱。
科技不应成为门店的中心,而应作为辅助工具,帮助员工提升服务质量,改善店内体验,包括:
人工智能驱动的员工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技术辅助工具,让员工能够更好地与顾客互动
鼓励探索和社交互动的互动体验式店铺布局
与早期的新零售不同,这些举措应当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而不仅仅是为了创新而创新。
结语
中国的零售业格局仍在不断演变,虽然新零售的热潮已经褪去,但其根本目标仍具有现实意义。那些注重真实参与、个性化体验和技术战略运用的零售商,将成为在数字时代振兴实体购物的佼佼者。
在 China Skinny,我们帮助品牌了解消费者需求,以真正增值的方式整合技术。我们将通过创造有意义的消费者体验,帮助您重新定义零售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