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中国消费者才能使品牌“近水楼台先得月”

中国消费者

现在似乎每个月都有一项关于增加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新调查,麦肯锡最新发布的调查结果是最近十年来最高的信心指数。积极响应反映在实际的行为上,今年前九个月,消费占到了中国GDP增长的三分之二左右。 最近政府方面宣布187种进口消费品的关税将平均降低17.3%至7.7%。

消费者信心的提高以及随之而来的消费意愿,加上进口到中国的进口成本的降低,是外国品牌值得高兴的理由,但是他们同时也要面对越来越多的国内竞争对手。同一份麦肯锡信心指数调查也强调了本土品牌和外国品牌之间的差异在许多类别中都愈发不明显,这是China Skinny的忠实读者在过去几年中都会注意到的。

本土品牌认知度提高背后的部分原因是,他们了解当地消费者,并且已经形成了更好的市场营销去迎合他们。乳制品类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海外产地有自然的信赖优势,但是本地品牌每升网上价格仍然高出39%,而且增长速度更快,因为它们为中国消费者需求和特定的消费者群体量身定制了奶制品和附加价值。

另一方面,国内品牌表现良好的是理解不同的使用环境并使他们的产品与使用环境息息相关。阳狮最近的软饮料类一项调研强调了这一点的重要性,突出了消费的场合,耳目一新的消费环境和消费状态如“学习”,“与朋友一起” 甚至炎夏和深冬。

利用这些特殊“时刻”将产品从一个普通的万全之策变成一种让消费者感觉产品适合个人需求是非常有效的,特别是在日益拥挤的中国消费市场。

虽然国内企业在微观层面上对中国消费者需求的理解和服务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许多企业在宏观层面上也表现良好。中国企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创新性和灵活性的企业之一,这促使摩根大通预测,十年之内世界五百强企业中有四分之一将是中国企业。

阿里巴巴在上周宣布将收购中国最大的沃尔玛式商超卖场运营者高鑫零售的控股权,这一举措再次为其实体资产添砖加瓦,这有望为中国零售业带来更多世界领先的创新,推动中国零售业的整体标准市场。为那些理解和利用这些创新的品牌提供更多机会,也提供了理解和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机会。China Skinny这样的机构可以协助把握这两方面机会。

关于中国创新的主题,China Skinny的Mark Tanner将主持12月6日星期三晚上在悉尼举办的澳中商会活动并分享洞察中国的生态系统和数字转型时代的商机,更有强大的嘉宾阵容和引人入胜的话题讨论。如果你在悉尼,那绝对值得参加,更多信息请戳这里。另外,Mark将于12月3日星期天前往新西兰美丽的首府惠灵顿,参加2017年新西兰中国市长论坛,这将为我们的新西兰读者提供丰富的内容和人脉关系。详情请点击这里。 无论你参加哪项活动,请来打个招呼。我们希望你喜欢本期Skinny周报。

Previous
Previous

网络视频——中国市场营销超新星

Next
Next

关于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