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4P营销在中国市场的拓展和重塑

传统4P营销在中国市场的拓展和重塑

在China Skinny成立的13年里,品牌在中国成功营销的方式经历了巨大的演变。在2010年代初,许多外国品牌的产品只需上架即可,因为其原产地本身就足够吸引消费者。随后,这些品牌仅需在天猫上上架即可开始销售。有些品牌甚至不需要进入中国大陆,通过中国留学生、游客及其他居民通过代购转运大量产品。那时的营销信息更加强调功能性优势和背后的地位象征。

到2010年代中期,绝大多数知名国际品牌与资金充裕的本土品牌一同在中国市场站稳了脚跟。所有品牌都想在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消费市场分一杯羹。激烈的竞争,加上迅速成熟的中国消费者,使中国从一个相对原始的市场转变为世界上最复杂和最具活力的市场之一。

尽管起步较缓,但中国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热爱,以及各地实体基础设施水平的不一致性,使得数字化普及程度超越了其他所有国家。这推动了企业整合并利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来吸引更多消费者。

中国的“超级应用程序”如微信,拥有一套西方企业梦寐以求的功能和数据,甚至连亚马逊(Amazon)、苹果(Apple)、Meta和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等科技巨头纷纷向中国取经。

随着消费者生态系统的迅速演进,中国在传统电商、社交电商、集成支付和直播等领域引领全球。早期采用这些不断迭代的技术的品牌快速占领市场,而其它品牌也紧随其后。

品牌纷纷效仿通过直播主播或KOL轻松实现变现。然而,从供需角度来看,由于品牌对KOL和热门主播的需求不断上升,导致部分平台的成本在一年内上涨超过50%。

由于成本飙升,这些营销策略逐渐变得难以为继,迫使品牌转战其它策略,比如利用自有渠道、推出忠诚度培养计划,甚至邀请CEO亲自上阵直播带货。有些品牌还通过在地铁站投放个人广告来为自己的主播造人气。

尽管在线平台在中国营销组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数字营销领域竞争依然激烈,这促使更多品牌开始回归线下,进行病毒式营销活动。这些品牌为寻找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产生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创意营销,使它们在实体世界中脱颖而出。

产品设计正逐渐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营销工具,尽管有人认为这可能会以牺牲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为代价。然而,独特且具有标志性的设计往往能引发病毒式传播,并因其具有的收藏价值而推动销售。

尽管许多中国消费者似乎在节约开支,但他们对独家或限量版产品仍表现出浓厚兴趣。无论是否购买,这些产品往往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并引发激烈讨论。正因为如此,像乔丹(Jordan)这样的品牌才会推出售价高达1000美元的运动鞋。

设计和独特性不仅限于产品和包装本身。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策划令人赞叹的零售体验,以此吸引消费者前往,并提供大量自拍素材以供消费者分享至社交媒体。

品牌在广告媒体方面也变得更具创意,不再局限于传统和数字广告以及KOL,而是通过一系列手段如从悬挂床单到缝入特别的洗标等来赢得消费者的心。

超越传统公式化的营销策略,通过拓展和重塑4P原则,品牌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这不仅能够提升成本效益,还能为品牌注入更多趣味和创意,何妨一试?联系China Skinny,探索更多独到而富有创意的解决方案,助力品牌业绩腾飞

Previous
Previous

品牌和产品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的诸多考虑维度

Next
Next

在中国,昂贵的爱情与趋势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