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本土化——超乎你所想
随着中国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日益成熟,他们对于食品的要求也变得更加的多元化。他们逐渐意识到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再加上日益增加的经济收入,中国人对于饮食也开始愈发的讲究。
中国的进口食品与饮料预计将以年增长率15%的速度,增长到2018年的800亿美元。看到这样的预测,有些人可能会想象着中国消费者晚上独处的时候做梦都想着西方食物。然而,众所周知,大多数中国人的饮食风味与西方仍然有着不小的差异。
看一眼时下在中国最受欢迎的西方饮食品牌就略知一二了。红豆抹茶星冰乐未必是星巴克在西雅图最畅销的饮品,而红枣味的奥利奥饼干大概也不会被俄克拉何马州的人们所接受。许多西方的大公司,例如雀巢,百事可乐等,都已经在中国大陆设立研究中心,开发新产品来吸引中国的市场。
时下,一个引人注目、本土化将更多的饮食行业大概就是发展迅速的葡萄酒行业了。法国西南部的葡萄酒种植者们与负责开发葡萄种植技术的法国葡萄酒研究员们之间达成合作,以期吸引口味独特的中国消费者就是其中一例。
运用开发新口味的方式与本土化的营销策略来吸引中国消费者是非常有效的,它是一种艺术的形式。在许多情况下, 询问一个在旧金山亦或是在悉尼居住的中国人,他们提供的对于产品的看法可能是曲解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Plos One)的一项关于“颜色及气味的跨文化认知”调查得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结论,即在荷兰生活的中国人与马拉西亚华人对于颜色及气味的认识没有什么相关性,这说明不同的环境与文化能够影响人们的认知。而对于中国消费者的喜好,最强有力的信息总是来源于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