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数字化如何重塑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餐厅-手机

如果您在街头随机做一项民意测验,询问互联网正在如何改变中国消费者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方式,大多数的受访人都会提及网上购物。这是理所当然的,电子商务正在中国蓬勃发展。现如今,中国大多数的工作场所每天送货上门的快递人员比来访的商务人士要多得多。阿里巴巴,其旗下的淘宝和天猫商城占据中国网上购物90%以上的市场,今年第二季度的收入增长了60%,达17.3亿美元,其中近乎一半的纯利润。

然而抛开所有的炒作,网上销售仅占据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不到。但这仅仅是一个开端。在未来八年,预计将有一千亿人民币(约合16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改善中国电商最大挑战之一:物流。这一项目正在由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带头,到2020年将实现24小时内将包裹送达中国任一城市的目标。这将有利于为电商打开中国“小城市”的市场,而那里目前正是推动中国的引擎,以从所未有的方式展现着它们的力量。电子商务有望在2020年占据中国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而乐观的阿里巴巴人则认为这一比例可以高达50%。现实的情况则更可能为介于两者之间。

先不说预测,目前中国92%的零售消费仍来自离线交易,而这一领域也深受中国的数字化氛围影响。来自网站和社交媒体的信息成为最能影响品牌知名度,购买意向和品牌忠诚度的因素之一。现在的中国已经没有几个未曾受互联网影响的实体店了。

我们只需看看数千年来一直为中国人最为关心的基本需求——食品,看看互联网是如何重塑这一需求的吧。大街上卖面条的店家通过微信和微博来接订单;北京海淀区7533家餐馆允许食客使用其手机扫描二维码来获取食品安全信息。中国2300多个城市的消费者可以在大众点评上来查看一家饭店的评分,从而决定去哪儿吃。智能手机用户可以使用他们的微信扫描食品包装上的条形码,只需点击几下,第二天就送货上门了。数字的世界正从线上线下重新定义着中国消费者的习惯,那些能够跟得上势头、最大利用这一机遇的商家,才能赢取最大的份额!

Previous
Previous

关于中国统计的不一致

Next
Next

中国人并不是一样的——尤其在涉及市场营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