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年轻人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贡献
中国政府此前承认期望吸引海外人才,帮助中国实现向消费和创新拉动的经济转型。政府甚至已经宣布建立首个移民局来协助这项举措的计划。
中国努力吸引海外人士来华的做法是正确的。据201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44%的硅谷创业公司至少有一个外籍员工。
中国有其独有的特点,不应该盲目复制世界上其他国际城市和创新中心,但也许可以从中借鉴一二。纽约、伦敦、新加坡、悉尼、多伦多和洛杉矶大概有40%的居民是移民,然而在上海和北京这一比例不到1%。实际上,上海的外籍人员在去年第一季度还减少了2%。目前,在有14亿人口的中国,约60万外国人正式定居——而在伦敦这一座城市,外籍人士就高达近300万。
继宣布建立移民局之后,国家外国专家局声明这将会简化外籍人士申请工作许可的过程。从11月1号开始,外籍人员工作许可资格评分将根据目前在中国的薪水,教育背景,在中国有几年工作经验,中文的熟练度,年龄以及所在地区来决定。
尽管评分系统还没有宣布,有冒险精神的外国年轻人很有可能会发现,想要在中国合法工作是很困难的,除非他们毕业于一流大学,讲一口流利的中文,拿相当高的薪水,住在偏远的地方。The Beijinger杂志做了一个非常棒的推测性小测验,关于外籍人士的可接受性将怎样被评级。
我们之前提到过,年轻人将为中国升级创新和市场竞争带来新的机会。
对于创新,年轻人常常用不同的方式来看待事物,并且更少被长期信仰或习惯所左右——这两个是对能改变世界格局的创新的关键因素。
年轻人可以在中国发挥自身能力来自我营销以及推广品牌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据估计,中国一年大约花费一百亿美元在“对外宣传”上,但收效甚微。一项由伦敦波特兰公关公司最近所做的研究发现,中国在30个国家的软实力排名中垫底。
在举办的一系列大事中,在世界范围内开设新华社办事处以及孔子学院,建造体育馆都对打造中国品牌有帮助,但最有效的收获来自于草根大V们在他们影响力大,传播广的线上渠道,社交网络,对于国家的宣传和捍卫。
世界流行趋势很少会由坏脾气又大腹便便的中年人所开创,而大多是由年轻人创造,相比于中年人,他们在线上活跃,有着更酷的发型和更好的时尚品味。有很多这样的外国年轻人想要住在中国,所以国家应该鼓励他们来到中国的城市,如上海,北京,以及其他城市。
我们理解中国的保护措施,不可能让任何人都随意进入中国,但是当11月1号实验性的新外籍人士排名系统发布时,我们希望中国政府已经将外国年轻人对于中国继续保持推进力,成为真正的创新世界领先者的重要性纳入考虑。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我们都将因此变得更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