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与在中国的团队和经销商沟通?

我们如何与在中国的团队和经销商沟通?

自去年1月疫情爆发以来,与工作相关的沟通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远程办公,加上国内旅行时隐时现的挑战,以及严格的出入境政策,数字通信对企业和企业间的商务交流和日常运营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对于外国企业在中国与团队、分销商和其他合作伙伴进行沟通尤其重要。对于许多企业来说,微信已经成为团队和个人沟通交流的首选。

但在上月末,包括中国移动(China Mobile)、中国建设银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在内的至少九家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告诉员工,他们需要关闭、删除所有工作群组聊天,因为有敏感信息从这些平台泄露的风险。员工们还被告知要谨慎使用微信进行任何与工作相关的沟通。

虽然没有一家公司明确公开宣布微信的任何安全问题,他们的行动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在中国,国有企业比大多数企业离北京要“近”得多,在很多事情上被认为是“知情的”。因此,其他公司,甚至可能还有一些消费者,很可能会效仿他们,将通信转移到至其他平台上。

2017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微信83%的活跃用户在工作中使用它。微信的无处不在已经看到它成为B2B运营的一个强大的渠道,不仅用于通信和推广,还有许多扩展服务,允许商业交易能更有效和容易地操作。

微信很可能会继续在中国的许多商业交易中发挥作用,但近期的安全担忧将使其转向其他更安全的平台。这些服务包括腾讯旗下的企业微信和阿里巴巴旗下的钉钉,自疫情爆发以来,这些办公工具已成为中国员工的办公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钉钉作为头部办公工具,在今年1月至8月间又增加了1亿用户,目前总用户数达到5亿。

尚未使用这些企业办公工具的外国品牌可能会发现,这些工具对于与中国的团队和合作伙伴沟通很有用,尤其是在任何对话涉及机密信息的情况下。中国有能力从长城防火墙内(Great Firewall)的任何平台获取通信和数据,但总体而言,这些企业办公工具被认为比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沟通工具更加安全。

多年来,中国用户对隐私问题基本上漠不关心,但最近对隐私问题的担忧有所增加,尤其是在过去几个月,中国出台了新的隐私法——中国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简称“个保法”)。个保法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法律之一,它借鉴了欧洲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但走得更远。除了规范中国企业如何使用数据外,个保法还将隐私问题放在了许多消费者和商业伙伴的首要位置,在决定您和您的企业如何在中国和与中国沟通时,应该考虑到这一点。 

Previous
Previous

在中国,一如既往活跃的圣诞精神

Next
Next

中国消费者对零售的期望及对线上线下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