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暴增的财富与来自“共同富裕”的挑战
这些年来,我们总能看到一些反应中国经济迅猛增长的数据。比如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2万亿美元上升到了14.7万亿美元。并且自2011年以来,道路上行驶的汽车数量从约7500万辆猛增至3亿辆。同时期的中国网民总数也增加了近5个亿。
在经历了那些年的飙升之后,似乎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被来自中国的相关数据所震撼到了,直至我们看到麦肯锡公布的数据分析报告。报告显示,自2000年到2020年,中国消费者的净资产总额从7万亿美元猛增至120万亿美元——增长速度比国内生产总值(GDP)快了近50%。主要由房地产升值而推动的财富增长,占全球财富增长近三分之一,领先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但不幸的是,其中超过六成的财富都掌握在了最富有的那10%的家族手中,而他们财富份额仍在不断增长。这既不利于社会的和平发展和稳定,同时也违背了北京政府想要实现共同富裕,让更多中国人从日益增长的财富中获益的意愿。
中国的流行语中很少出现能像“共同富裕”这样能够迅速在各行各业中贯彻落实起来的词汇。所以不仅光棍节没有了往常的喧嚣,而就在最近,以展现生活方式为主的小红书也开始禁止用户上传与“炫富”有关的内容。小红书作为紧跟潮流趋势的社交媒体被大多数女性用户所喜爱。为响应号召,小红书呢已经标记了数千个吹嘘财富的帖子,并改进了检测此类内容的算法。毫无疑问,此举势必会影响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北京的理念长期以来一直在通过官媒进行宣传。相较于传统媒体来说,比其更具有影响力的“民营”社交媒体,近来所发布的信息也越来越符合北京的审美了。这些都反映出此类媒体正在被强有力的政策进行管控。对此,在华品牌需要在经营中注意与共同富裕相关的,以及其他政策上的调整。
“共同繁荣”是否意味着每个人将脱掉马克斯•玛拉(Max Mara)的羊绒大衣,转而换上中山装呢?其实并不会这样。但我们可能会在中国看到更低调的炫富行为。中国消费者已经开始从消费晃眼的奢侈品转向更能反映其“内秀”的商品,并且这一趋势正在加速。此外,“地位”的含义正逐渐转变成了解低调的工艺和小众品牌的“内行人”,以及其他更易实现的特征,如热爱国潮/国产。许多品牌,尤其是那些奢侈品品牌,已经开始在他们的明星产品、宣传话术和VIP项目中体现这一点。
有趣的是,推动中国奢侈品消费增长的二、三线城市传统上没有一线城市那么复杂和奢华。作为共同繁荣的结果,他们可能比一线城市的居民更快适应时代的发展。
正如迪奥(Dior)最近发现的那样,品牌需要同时关注中国消费者和北京的节奏,并调整营销策略来反映这一点。想要了解更多详情,请与China Skinny联系,我们希望您喜欢本周的Skinny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