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级应用程序”之间的界限正逐渐模糊

中国“超级应用程序”之间的界限正逐渐模糊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一直以来都希望将Twitter转变为一款“超级应用”——西方版的微信(WeChat),来证明他在推特(Twitter,现在改名为X)的高价收购和随后的品牌重塑上的行为是正确的。

那么我们自然也不会对他从中国汲取灵感,来实现他对X的愿景而感到奇怪了。美国花旗银行(Citi)本月发布的一项研究认为,亚洲是“通往未来的时光机”。据这家运用出自中国的应用程序的银行巨头估计,亚洲适应并采用新技术的速度比西方领先8-12年。

微信当之无愧地拥有中国“超级应用”的头衔,但它与其他应用程序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多的中国应用程序趋于同化,几乎将社交、电商、娱乐、直播和短视频都囊括于其中。不仅如此,他们仍在不断拓宽目标群体 、吸引更多的新客户群。

以苹果(Apple)上周在中国发布iPhone 15为例。消费者可以从电商平台如天猫、京东、抖音和拼多多预订手机。而在预售前半小时,消费者还在中国最大的食品配送平台美团上,花费了超过2亿元人民币(约2750万美元)。同样,新零售盒马也承诺,在该应用程序购买手机的消费者可在18分钟内拿到新的iPhone。

这些应用程序通常是利用其开放的、好奇心强的用户群体,来拓宽他们所提供的内容领域。例如,微信视频号源自快手和抖音的启发,成为目前微信增长最迅猛的功能之一。而像快手和抖音这样的平台,已经成功将其短视频业务,发展成一股不可忽视的电商力量。哔哩哔哩最初只是一个面向年轻人的动漫平台,但随后不仅扩大了受众群体,涉足直播业务,还积累了庞大的付费用户。支付宝则从单一的支付和投资应用平台,演变为集打车、共享单车、外卖、国际旅行助手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平台。

不过,以上事例并不意味着,每个应用程序最终都能拓展到其他领域。领先潮流生活方式,以社区属性为核心的小红书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即便其长期以来一直在努力整合电商,但在最近宣布结束其电商计划。

除了RED面临的挑战,在考虑渠道策略时,品牌可以以超越应用程序的传统用途和用户群体,获得更大的投资回报、更新奇的卖点,并在平台上获得更多的关注和青睐。

中国的平台就像许多中国企业,不惧怕创新、勇于尝试新鲜事物。因此,紧跟上平台发展变化,才能更早分得一杯羹。

联系China Skinny,了解如何紧跟平台发展趋势,通过最佳的渠道组合,以最恰当的方式向您的目标受众推销品牌和产品。希望您喜欢本周的Skinny。

Previous
Previous

外国品牌的受欢迎程度正在回暖

Next
Next

确保品牌在中国的目标受众相关,才能建立有效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