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在零售及科技领域的中国创新
中国给世界带来了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以及厕纸和备受争议的足球,其创新历程在经历如此良好的开端后,如今的创新之路被很多人形象地比喻成戈壁沙漠。但是轻轻拨开表层的砂砾,我们可以期待一瞥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来自中国大陆的创新,尤其是在消费科技领域。
讽刺的是,中国的山寨技术和廉价的复制能力将协助这项创新。硬件和软件的逆向工程技艺创造了一只对技术有着复杂认知的工程师队伍。这样的技艺也使得一部功能齐全的智能手机成本低至100美元——让几乎每个中国消费者都触手可及。
人们只需要争取中国5.27亿互联网智能手机用户中的一小部分就可以实现一项创新。这促使大批饥饿的年轻工程师梦想着建立下一个腾讯或者阿里巴巴,或者干脆出售给他们,之后就可以买部绿色的兰博基尼,在温哥华置下海滨家园,再前往南极旅游。
几乎每一个中产阶级的中国消费者无论身在何处都在玩着自己的智能手机。他们中75%的人在进店购买前都会上网搜索产品信息,而使用手机搜索的频率正在增加,这开辟了一个充满机遇的线上与线下(O2O)相整合的世界。我们已经看到来自像阿里巴巴和腾讯公司这样世界领先的O2O创新,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大连万达集团,一家大型房地产企业集团,已经与腾讯和百度联合打造了O2O创新举措,希望借此挑战阿里巴巴的数码零售宝座。今年六月,中国最大的房屋建筑商万科宣布将联手百度建立“智能”商场。很可能我们将从这些伙伴关系中看到一些影响全球的创新。正如美国是高科技创新的中心地带,而中国可能是将技术革新集成到您的购物方式的国家。
与美国不同,它的实体零售商正在引领O2O领域,而在中国,大型科技公司才是主力队员。2012年,在美国,前100家零售商占到零售总额的57%,而在中国的零散市场,其百强仅占到9%。这意味着,很少有实体零售商的规模能够在中国建立一个国家标准的O2O平台。在高科技公司的带领下,他们不仅局限于销售产品,还为创新减少了障碍。前方将是一个有趣的时代!
对于我们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读者,或者其他想找一个好借口去澳洲旅游的读者,China Skinny的Mark Tanner先生将回到先生将回到今年10月20号至24号于布里斯班,墨尔本和悉尼三地举行的中国数字会议其中,他将涉及的主题是O2O整合带来的机遇。去年的活动非常成功,但期待今年会更好。更多详情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