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逐渐对“两性”开窍
对于中国消费市场来说,又多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消息:今年前8个月,52%的婴儿降生在已有孩子的家庭,而非独生子女——而2016年该数字为45%。这让一直以来积极寻求维系庞大人口方案的中央政府备受鼓舞,对于诸如婴儿配方奶粉、共享住宿等一系列品牌而言也可谓是喜从天降。在上个周末的“双十一”期间,婴幼儿用品也成为最畅销的产品之一。
鉴于中国母亲的劳动人口增长率继续保持在全球最高水平,女性劳动力的比例为63%,而美国为56%,全球为50%。 这是一代独生子女政策的结果,不同于祖父母照顾小孩的家庭结构,“妇女撑起半边天”是一个令人钦佩的文化信仰。
即使生育高峰,许多中国人对这个主题仍然知之甚少。例如,中国80%以上的成年人对避孕有误解。这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有限的启蒙性教育的结果。主流媒体和其他渠道对于性的探讨是禁忌的。早在2015年,范冰冰主演的大预算电视剧《武媚娘传奇》就被勒令下架并删除那些对胸部特写的镜头。同性恋的提及更是完全禁止的,甚至连双腿修长的模特都被禁止出席汽车展,美其名曰“保持群众纯洁”。 这已经反映在消费者的品味上,并在诸多China Skinny的研究项目中得到了证实,人们对被认为是性感的图片表达出厌恶,而对可爱的图片有着极大的偏好。
然而在Hello Kitty毛衣和网游青年的背后,性暗示在中国变得越来越普遍。任意走进一家便利店都能证明这一点,电动的成人玩具、润滑油和避孕药总是摆在柜台最显眼的位置。在一个以前并不讨喜现今转变为代表自信的领域,内衣已经成为中国近十年来增长最快的时尚类别之一,年增长率可达20%。越来越多微小的细节指向正流行的自由主义趋势。杜蕾斯正在引领革命,围绕敏感话题开展创造引人入胜和及时的沟通,与消费者产生在线共鸣并被广泛分享。尽管杜蕾斯等外国品牌占据领先地位,但本地一些避孕套制造商正在推出新的创新产品,以打入这一快速增长的品类。
和中国的其他一切类似,消费者所喜欢和接受的东西也在不断变化。如果命中目标,一个品牌可以达到崇拜般的疯狂追随。而一旦错过,则可能适得其反。类似于China Skinny这样的机构可以保证您正中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