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中国正在定义互联网3.0?
今年,平均每天都有超过十二万的中国消费者成为互联网新用户。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使用智能手机连接网络,很多人正利用智能手机管理着生活的方方面面。
互联网用户的壮大加上越来越多精明的线上用户,使得相比于去年而言,阿里巴巴增加了18%线上消费者、京东增加65%线上消费者,微博的活跃社交媒体用户上涨了36%。不过最有意思的增长应该还是微信上商业和社交的融合。
尽管微信上的销售量相较传统电商平台来说仍然较小,但它的增长潜力可以说是巨大的。每一个官方或者个人账号都能够方便简单地向他们的粉丝和朋友进行销售。这就使得成千上万有进取心的微信用户尝试动用自己的微信关系网来赚点小钱——其实这和安利有点像。
如今微信平台上的卖家比淘宝、天猫还有京东的卖家全部加起来还要多了五倍多。尽管大多数微信卖家都是个人,一些大牌如迪奥——尚未建立自己的电商旗舰店——也正通过社交商务平台进行着试水。微信这种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模式正为商务及其相关的分享创造无以伦比的全球新标准。
除了商品交易,服务行业比如共乘服务、外卖服务、影院、按摩预定与健康等等这类的手机应用使用率都是全球最高的。
这种现象的产生以及智能手机商务的使用率都是因为其背后有巨大好处。比如美团点评就受估在2015年在餐厅和影院提供了约有580亿人民币(约90亿美元)的折扣及补贴金。这样的刺激来源于为促进用户增长所提供的无数投资资金,通常是不计利润的。去年有200多亿美元的资金投入进了中国互联网商业中——这一数字是2012年的四倍。
这些投资的结果产生了一些比较轰动的并购合并,其中就包括了叫车软件滴滴、快滴以及优步的合并,团购及美食应用美团与大众点评的合并,分类广告平台赶集网与58同城的合并以及线上旅行携程与去哪儿的合并。这些合并或并购造成了实际意义上的垄断。同时在代理上,补贴以及折扣就更少了。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在滴滴与优步合并后,一次普通的乘车在五月只要花8元人民币,但现在却要13元了。
而补贴金的减少可能会稍稍减缓许多应用的接受速度。不过中国消费者在生活各方面都使用智能手机应用的习惯已经根深蒂固。品牌应该在做市场决策时将这一因素考虑进去从而打造有影响力的策略来吸引中国消费者。China Skinny能在这方面为您提供行之有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