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科技或将进一步被垄断

共享单车

很高兴又和广大坐标中国的读者见面了,希望各位都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十一黄金周。

中国活跃的创业模式一般遵循一贯的主题。 首先,一个新的想法诞生了--以前通常该想法在国外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功。而如今,借助市场上独特的嵌入式移动支付生态系统,智能手机的高渗透率,越来越多的创新应用程序得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独特需求,但同样也存在缺乏隐私保护等问题。

嗅到任何成功的气味都会引来大批追随者。 一年中有近500万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士学位的中国毕业生,许多人都对自己成为下一个马云表示乐观。然而大多数发起创业公司的人士都会失败,但其中一些人将获得融资,然后是越来越多的资本,这往往来自阿里巴巴,腾讯或百度这些巨头之一,将关键的支持和渠道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中国充斥着投资资本,而创业公司可以挥霍这些融资为消费者提供补贴,折扣和赠品。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最美好的时光,他们极有可能在这时转变为忠实用户。然而紧随其后就是一场消耗战,即创业公司之间激烈攀比对消费者的奖励措施,通过挥霍现金与无利可图的商业模式,直到资源不足的竞争对手败下阵来或被融资更好的公司吞并。伴随着这样的吞并与整合,最后的赢家通常可以拿下一切。

当只剩下一个最大玩家的时候,消费者尝到的甜头就少了。2015年,我们见识了美团网与大众点评的争锋相对,两家公司在2015年提供了总价值约为580亿元(约合90亿美元)的餐饮和电影优惠券。而自从当年晚些时候宣布合并以来,优惠措施就大幅下降了。同样地,在三个月内打车应用软件滴滴,快的和优步完成兼并,一般打车起步费成本从8元攀升到了13元。 如果我们看一下中国近乎所有的在线行业类别,它们往往都是由一个玩家主宰的。携程和去哪儿网控制了大约80%的在线旅游市场,相似的还有阿里巴巴在电子商务领域和腾讯在社交媒体领域。

我们也开始看到中国科技界最热门的新兴行业的整合。百度近日将百度外卖打包出售给饿了么。而在共享单车阵线上,曾一度有超过30家公司争夺着路面空间、用户和规模,如今纷纷败下阵来,而这一市场的领导者摩拜单车和Ofo小黄车据说将要商讨兼并事宜。

幸运的是,中国的技术现状不仅仅是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垄断网络。 一些领域仍然竞争激烈,推动着创新与消费者交易。可能令众人吃惊的是,百度不是中国领先的产品搜索工具。 在更成熟的类别,如在线旅游,有发展蓬勃的且面向一些特定市场的网站比业内领导者更有针对性。在电子商务中,对价格不太敏感且成熟的高端消费者厌倦了通过阿里巴巴庞大的产品库搜索,他们往往会转移到其他针对特定市场的平台,特别是在奢侈品,食品以及阿里巴巴仅占总销售额三分之一的跨境电商领域。适当地考虑这些小众平台是品牌的明智之举。

关于跨境电商的主题,来自China Skinny的Ann Bierbower女士将于10月24日在洛杉矶通过全球电子商务研讨会,分享有关如何接触并销售给中国消费者的意见。更多信息,请点击这里

Previous
Previous

生活时尚中心:在中国销售的品牌须知

Next
Next

中国游客的“超级黄金周”不再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