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狂欢节与在线支付驱动着中国消费

如果你还没有听说, 上周三“双11”的销售额达到了143亿美元,较去年同比增长60%,增长率与2014年接近,但基数更为庞大。“双11”体现了中国消费者对网购的狂热,这一点从“重庆女子双十一抢购致老公生殖器断裂”这则新闻便可以看出一二。

尽管很多人会参与这场盛大的消费节,但中国的消费率仍比西方国家的低很多。然而,“双11”这类活动说明了情况正在发生改变,消费逐渐成为中国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分,上半年度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占到了60%,同时也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希望。

毋庸置疑的是,大家仍能从消费中分得一杯羹。消费者收入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而且只有少数中国人背负着让人艰难度日的沉重贷款。中国社会家庭债务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占比仅为12%,但这个数字在美国社会却高达95%。15周岁或以上的中国人仅有5%背负着贷款,对GDP占比为16%,相比之下,美国为120%。然而,一些数据掩盖了这样一个真相:在中国很多人向亲朋好友借钱,这些债务我们无从追踪,而且相比银行,亲戚朋友在催促还款方面可友善多了。

中国人爱储蓄不爱贷款的习惯让许多意识到“消费才是可持续增长关键”的政界人士伤透了脑筋。这反映在了最近出台的以消费为重头戏的“十三五”规划中,以及许多最近公布的政府政策上。甚至中国总理李克强都在致力于部署完善消费品进出口相关政策,丰富国内消费者购物选择。尽管来自政府的支持对任何行业在中国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绝大部分的消费支出仍旧需要市场执行方案来促成,例如阿里巴巴诱人的双11购物狂欢节。除了促销活动外,支付方式的革新也促进了消费。中国人从前崇尚使用现金。五年前,80%的网购订单是通过货到付款方式支付的,现在这个数字估计为20%不到。但是,他们仍不使用信用卡支付,有些估算称仅8.2%的中国人拥有信用卡。中国人喜欢使用那些按照中国独特习惯和喜好开发的购物系统。

支付宝是目前最受欢迎的付款平台,在“双11”高峰期间,支付宝以平均每秒处理8.59万笔交易创下了惊人的记录。微信支付也渐渐成为了一种热门的支付工具,腾讯支付体系的2亿用户绝大部分来自于微信支付,微信推出的一系列推广方案如微信红包等对此有着极大的助力。AA收款使得用户可以更方便地均摊饭钱,十分符合年轻的中国人吃饭买单喜欢AA制的习惯。形势持续以迅猛的速度发展着。我们希望您喜欢本周的Skinny周刊。

Previous
Previous

中国体育产业呈现良好势头

Next
Next

2015“双11”:阿里巴巴的全球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