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手机支付与在中国市场的品牌息息相关
在这个十年的开端中国仍是一个现金主宰的社会。大多数交易是无法追踪的纸币及硬币交换,消费者在他们的床垫底下藏着红色钞票这一现象并不罕见。
尽管中国的老一辈经历了朴素艰苦的时期并且传承下了未雨绸缪的习惯,而新一代只经历过繁荣时期的新兴消费者被消费主义所诱惑,对于花费有着相对自由的金钱观。
1980年以后出生的中国人几乎都是受过高等教育,最为现代化的城市消费者群体,他们的平均收入也远高于老一辈。他们的收入涨幅比任何其他经济大国都来得高,但其零售消费却增长得更快。大部分差距正在被消费者信贷所弥补。短期消费贷款每年以35%的速度增长,而且通常不采用传统的借贷渠道,这为截至今年7月底的1,800个在线信贷平台提供了机会。
在推动消费支出方面更有影响力的一大因素就是移动支付的便利性,如今,中国每天的移动支付交易量是美国的50倍。 像西方信用卡一样,中国的移动支付边缘化了消费者面临的一些诸如从钱包中掏出现金时有形的或心理上的障碍。
移动支付带动了实体店和网上商店的消费支出,并创造了新的消费支出类别。支付功能现在被广泛运用于社交媒体和其他应用程序中,支持购买服务、游戏、赠礼、给KOL的赞赏等等。阿里巴巴新推出的“微笑支付”甚至不需要智能手机来实现付费操作。政府也是移动支付的踊跃支持者,这刚好能够促进创新产业以及向消费型经济转型的进程,并提供了公民活动与习性等详细足迹。
中国移动支付平台相对较新的前沿之一是海外,通过投资以新兴市场为目标,将举足轻重的1.35亿中国出境游客作为特洛伊木马穿越渗透到各个成熟市场。支付宝的母公司“蚂蚁金融”自2015年以来已经单独促成了24项重要的海外投资或合作伙伴关系,现已被26个国家的12万海外商户所接受。微信支付也紧跟他们的步伐,总体增长达到三倍左右。
那么这对于那些挤破头想要得到中国消费者青睐的品牌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多了去了。首先,任何电子商务网站,社交媒体帐户或应用程序通过支付宝和(或)微信支付进行交易都是明智的做法。其次同样的,在中国,海外甚至旅途中,零售业的销售额也有可能因此而增长 - 芬兰航空公司自支持支付宝付款以来,中国航线的舱内销售额已增长了200%以上。这还带来其他一系列好处,例如通过微信支付获得新的微信账号粉丝,或者将消费者信息集成到受欢迎的支付宝应用程序中,并获得更深入的洞察见解。
付款方式是品牌应该覆盖到的重要触发因素之一,以最大限度地抓住中国消费者。像China Skinny这样的机构可以确保品牌覆盖到所有重要因素,并以行之有效的方式利用它们。意欲了解更多,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