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业影响力之一二:垂死的山羊,被禁的奶酪及新兴的投诉专业户
上月末,中国开始全面禁止进口白色柔软的,看似无害的布里干酪,以及其他一系列含有可食用霉菌制成的成熟干酪例如蓝纹奶酪,卡门培尔乳酪,洛克福羊乳干酪和羊奶酪等。它们同样面临各类快速增长的进口产品此前经历的政策变革,从冷冻牛肉到猕猴桃,这些食品都在近年被反复禁止和解禁。
这样的进口黑名单再一次提醒人们,中国市场是多么的难以预测。即使是准备最为充分的奶酪出口商也难以预见并应付(希望是短期的)政府禁令。中国以其独特的法规而闻名,并且大多数都是可以预测的,但仍要保持警惕,确保不会收到一系列不必要的罚款或者雪上加霜——在中国被禁。
几年前中国《食品安全法》的变更就是一个案例。修正案删除了一项要求受害人证明受到人身伤害或损失才有资格获得赔偿的条款。这造就了一群投诉专业户,他们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操作来挑战食品品牌和零售商并因此得到补偿。简单的标签错误,包括字体太小或缺少中文翻译等占到超过三分之二的法庭案件。
除了遵守规章制度外,品牌还需要在面对天生缺乏信任感的中国消费者时强调其合法性。有很多方法可以实现这一目的,但通常最触手可及的就是通过品牌的官网获取用户的信任。
有效推广的进口食品品牌,与国内同行相比,有着天然的信任优势。近期,关于山东近百只山羊吃了从沈阳某农田出产、撒过农药的大葱而死亡的消息不胫而走,该产区也向上海、北京等城市供应蔬菜。还有其他消息披露一块面积相当于半个加利福尼亚州的中国农田被一种地膜污染,该地膜会将潜在的致癌物质释放到土壤中,同时积累喷洒的农药以及其他有害物质,共同作用于农作物之上。看到这些新闻,如果您有机会,还不买进口食品吗?
中国法律法规难以预测的变化可能令人沮丧甚至会带来损害,但瑕不掩瑜的是进口食品所拥有的机会和日益增长的需求。对于那些能够紧跟并了解相关法规以及市场、营销和销售渠道趋势的品牌来说尤其如此,而China Skinny恰巧可以提供针对这些方面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