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刺激政策将如何影响中国消费支出?
刺激政策——这个令众多企业家、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翘首以待的词语,终于在九月底强势登场,其推进速度之快出乎所有人意料。之所以选择在十月长假推出刺激经济的“大招”,很可能是希望借举国庆祝75周年之际,营造一种更佳积极乐观的气氛。
刺激政策中包括扶持房市和股市,向家庭和低收入群体发放现金补助,以及增加政府财政支出。
这一揽子计划中还包括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长期资金1万亿人民币(1420亿美元)。与此同时,保险公司、券商和资产管理公司可购买股票的借款额度也被大幅提高。除了对资本市场的资金注入,这些计划还表明了北京对股票投资的支持,这对于一个以政府政策为主导的市场是有利的——中国300家蓝筹股在一周多的时间内上涨了25%,上周一更是创下了16年以来的最佳表现。骏利亨德森集团(Janus Henderson)的基金经理Sat Duhra表示,“这是中国目前唯一的选择。”
法国亿万富翁、路威酩轩(LVMH)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尔纳·阿尔诺(Bernard Arnault)的身价在一天之内上涨了170亿美元。随着一揽子计划的实施,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信心增强,其公司股价也随之上涨。
除了股市,这一政策还旨在通过降低按揭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来稳定房市。媒体称,国庆节期间,房产销售有所增长。
消费者信心的重要性
中国GDP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信心。虽然某些领域和地区的消费者对经济依旧保持乐观,但总体处于历史低位。
那最新的刺激政策是否能否提振消费者信心?虽然可能无法回到2021年的水平,但我们依旧能看到一些变化。房市对中国消费者在富裕程度感知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稳定的房市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按揭贷款的成本降低,就会更多地向其他消费领域倾斜。数万亿的流动资金将创造更多机会,随之带来更高涨的乐观情绪。
刺激政策最明显的影响是股市的上涨。从历史上来看,股价的涨跌对中国消费者支出的影响有限,不过情况也可能会有所改变。中国消费者大部分的财富来自房地产,到目前为止,房价仍有所上涨。但即使刺激政策能够稳住房价,大多数消费者都明白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拿来炒的。
中国股市的波动让很多中产阶级不敢在股市上投入太多。然而由于房地产不再是稳妥的投资选择,消费者可能会寻找其他财富增值的途径。
如果股市能够在近期上涨之后,保持长期增长,消费者可能会视股市为一种可靠的财富增长方式。这也将为中国企业发展注入更多资本。
股市25%的涨幅已让一部分消费者感受到财富的增加,整体刺激措施带来的乐观情绪也有可能推动整体消费情绪上升,从而对实体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北京一直拥有比其他政府更多的经济调控手段,而如今终于更加积极地采取行动,我们应该也很快就能看到这些措施的有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