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找什么?

通讯周刊完整档案

Mark Tanner Mark Tanner

中国的巨变:比广袤的国土更惊人的存在

在中国,令人瞠目结舌的数据不胜枚举,然后这些数据变化的速度比数据本身更令人惊叹。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世界从未见证过目前发生在中国的这种变化规模。2000年,只有4%的中国家庭被认定为中产阶级。而到2022年,将有四分之三的中国城市居民,高达6.3亿人口,有望成为中上阶级。

Read More
Mark Tanner Mark Tanner

一颗樱桃折射出中国电商的未来

一颗颗饱满艳丽的樱桃,在洒满阳光的枝头挤着撞着,迎接爱达荷州的清晨。如果您远在大洋彼岸的上海,但也想欣赏它们美好的色泽,品尝它们甜美的醇香,那么只需在天猫网页上轻击“购买”。

Read More
Mark Tanner Mark Tanner

洋品牌陷入信任危机,如何是好

恒天然乳业在中国的惨败是值得大家关注的。不只是那些销售乳制品的企业,或者品牌以“纯净绿色”著称的新西兰企业,而是任何在中国规模经营的外国企业,和将营销建立在自己国家形象上的外国企业—这两者构成了中国市场上外国企业的大部分。

Read More
Mark Tanner Mark Tanner

了解中国的城市--介绍the City-Nator

本周China Skinny推出了一款新的在线工具,The City-Nator,它可以快速地、令人信服地洞察存在于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一线市场之外的中国城市中的无限机遇。

Read More
Mark Tanner Mark Tanner

为何微博仍有魔力

早在2011年,对于中国的营销历程来说,这已是很久以前,每个人都在谈论微博可谓是中国营销者的利器。企业争先恐后地吸引尽可能多的粉丝。他们甚至雇用“微博专家”来专职于微博发布,免费赠予各种东西以吸引粉丝。此后,微博的确为一些企业带来了以下回报:树立品牌,吸引忠实的粉丝,创造一个很好的平台来广泛传播他们的信息和促销活动。而其他企业,甚至一些已经历经磨难拥有了成百成千的粉丝,却很难指出他们得到什么投资回报。

Read More
Mark Tanner Mark Tanner

围困在中国的国外品牌

在3月26号的China Skinny通讯周刊中,我们有写到关于中国品牌的崛起,这一趋势在最近由“环球时报”及QQ.com推出的在线调查中得到了进一步证实。调查发现,41.8%的中国消费者对国外品牌标准在中国的印象在过去的一年中已经恶化。中国电影产业曾经是被少数西方电影占据主导地位的,但在2013年上半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增长了144%,而外国电影的票房则下降了21%。这或许是成熟的中国电影制作人更了解当地市场,或许是年度获准进入中国的34部外国电影挑选不当,或许中国电影观众更喜欢好莱坞在中国化大片以前出品的外国影片。无论是什么原因,这更加明确了西方的产品和服务将不得不更努力,更高明地运作以保持其在中国的优势。

Read More
Mark Tanner Mark Tanner

中国搜索引擎的更替

中国的消费者更倾向于通过上网来搜索有关产品和服务的信息。来自益普索(Ipsos)2012年的一份调查显示,38%的中国消费者通常是通过公司官网从而增强其品牌意识的,48%的中国消费者则通过官网增加了其购买意图,这一比例远高于32%通过电视,报纸和广播来达到该目标的消费者。有大量研究都支持这一观点,其中包括埃森哲(Accenture)2013年4月进行的一项调查证实了大多数消费者在寻找一个品牌或者公司的信息时,都会转向互联网这一渠道。考虑到这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仍有许多瞄准中国消费者的企业其公司官网仍旧平平。

Read More
Mark Tanner Mark Tanner

为什么中国的牛奶小胡子不是那么温馨,那么萌

在大多数国家,当消费者想到牛奶时,脑海中可能浮现的是微笑的孩子,嘴上还带着牛奶小胡子。他们可能想象着家庭大聚会,人们穿梭在翠绿的草场上那些大眼睛、鼓鼓乳房的奶牛之间。然而中国消费者的看法并不那么令人乐观。每当有人吸了一口源自内蒙古牧场上乳白色的汁水后,他们中的一小部分人就会担心也许隔天早上他们就将卧床不起,或更糟,也许是他们心爱的孩子遭此厄运。因此,中国消费者情愿高价购买国外的乳制品,这也是国外的奶粉生产商占据中国市场60%比重的原因。

Read More
Mark Tanner Mark Tanner

中国的消费者是如何区别于西方人的

House prices in China are continuing their seemingly never-ending rise. Prices in 69 of China’s 70 main cities are up from last year. In most countries when house prices are on the up, consumers feel wealthier and spend more. Not so in China. Although slowing GDP growth is affecting confidence, climbing house prices aren’t helping things either. Just over one in four Chinese consumers plan to spend more this year, 29% less than last year. That in itself marks one of the biggest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onsumers.

Read More
Mark Tanner Mark Tanner

微信- 中国社交的新宠儿

腾讯的微信(WeChat)在中国的崛起可谓世人瞩目。在发行的短短两年间,注册用户已达3亿。为了达到3亿用户,Facebook和Twitter用了超过五年的时间,甚至连新浪微博这一传奇的崛起,也花了两年半的时间。而且,不像其他一些社交媒体平台,用户可以注册多个帐户,只要他们有不同的电子邮件地址,而微信帐号是绑定到移动设备上的,所以少了很多虚假用户。

Read More
Mark Tanner Mark Tanner

西方食品行业在中国的光明前程

几乎每周的通讯周刊都要提到中国的一些食品丑闻。每曝出一次有毒大米或老鼠肉伪装成羊肉的新闻都在提醒着中国消费者他们的食物供应是如此的单调和破烂。但这丑闻却帮助了无数的西方食品和饮料供应商,他们收取大量的额外费用,同时享受着永无止境的销售增长率。

Read More
Mark Tanner Mark Tanner

中国的快餐:快变着

仅仅一年前中国人人都称赞肯德基。这样做也合乎情理。中国的城市消费者似乎对桑德上校的秘密草本和香料上瘾了。肯德基占据了中国40%的快餐市场,近4000家餐厅,并另有计划增加16,000家。这家连锁店本地化了菜单,足以吸引中国消费者,但又同时保持着美国餐厅范,让食客以这种经济实惠的方式过一过“西方梦”的生活。曾经一度曝出的爆炸西瓜,毒猪肉和地沟油炒面条事件让人们更加信任肯德基等西方快餐连锁店,认为他们的食品是安全的因为它们遵守外国更完善的法律。哦,中国人的看法已经改变了!

Read More
Mark Tanner Mark Tanner

通过电商来打开中国700个“大”城市的市场

China is a vast and varied land. From the western deserts of Xinjiang, to the factory sprawl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there are 700 cities with more people than Geneva. That’s a lot of consumers. However, it’s the consumers in Shanghai, Beijing, Guangzhou and Shenzhen and maybe Chengdu, Chongqing, Qingdao, Hangzhou, Suzhou, Wuhan, Dalian and Tianjin who get most of the attention in China. What about the other 98% of cities? By 2020, 75% of affluent Chinese consumers – those with the disposable income and inclination to make discretionary purchases – will hail from smaller Chinese cities that most people reading this will have never heard of.

Read More
Mark Tanner Mark Tanner

中国旅游业的影响

九千四百万的中国人预计今年将出国旅游。根据某些统计数据,在五年内这一数字将达到四亿。这些数字让许多世界旅游热点城市忙于增加其在中国市场营销的预算,培训当地的旅游经营者,简化签证流程,开通中国飞行路径,和一切他们能做的来争取这自客机发明以来最大的国际旅游奖项。在全球的旅游目的地中,只有台湾表现出要减少来自中国大陆的游客的意图。.

Read More
Mark Tanner Mark Tanner

让中国的新贵商品降价吧

如果你需要进一步证明中国是不断变化的,只需看一看中国的消费者习惯。奢侈品不再是绝对增长的西方业务了,它已经在中国踩了急刹车。中国的消费者正越来越多地寻找超越唯一可以看到的最昂贵的洁具。在最近的历史上是第一次,中档零售商的增长速度比奢侈品零售商在中国。即使在香港,每年35万的中国游客有很大的影响,零售行业,直销店看到更快的增长,增长速度比高端的比中级商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