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数据背后那些尚待发掘的深远用途与意义

大数据-中国

China Skinny 已经在使用大数据对市场进行分析、潮流观察以及推荐方面积累了数年经验。中国消费者们对于互联网和线下大规模整合的积极领会意味着线上的中国消费者每天的日常行为都被记录着,从而帮助我们解密并阐明消费者行为。

相较于于全球网民而言,线上的中国消费者对于数据隐私确实是最不计较的,从而为一些有准备的人创造了利于洞察的数据宝库。不过也正因为有那么多数据的存在,电商平台的虚假销售数据 and 和微信的虚假粉丝、虚假赞还有虚假留言都变得再正常不过。这样一来社交聆听也可能被少数人的发言所歪曲。所以,交叉参考其他线下数据和线上资源就显得格外明智了。

虽然对于市场人来说是有一些非常有帮助的数据可作参考,但对于那些可用的数据我们也只能窥见一斑。哪怕是阿里巴巴、腾讯或者中国移动这样的大企业也都只能对于中国的消费者行为拥有一个有限的角度。而只有在政府从事分析工作的人员才能拥有令大多数消费分析师艳羡的数据权限。2013年末,我们其实就已经能看到一些早期信号了。政府与百度、阿里巴巴、中国联通这样的公司之间的合作其实就是在帮助中国统计进行数据收集。政府对此的热情使其颁布了互联网+政策以及最近的五年计划中对于线上所持有的更多关注,而非仅仅关注创新、生产和消费。这就使得政府无论是从食物供应链还是到徐汇区的周先生的消费意见和行为等方方面面都会有更全面的掌控和了解。

尽管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在这样的“斯诺登时代”我们的网络活动对于绝大多数的政府而言肯定不是秘密,但中国政府对这种敏感内容似乎更不遮遮掩掩。事实上,最近中国政府公布的高级文件就有提纲列出其社会信用体系,这个体系的计分方法就是基于用户的网络行为而得出。而政府希望这样的体系能建立起“诚信”文化和“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来“保证诚信就是光荣”。政府还计划这个体系能在2020年全面启动。

那些网络“行为差劲”的用户可能会在贷款、订购火车软卧、出国旅行或者是送孩子去好学校等种种事宜上都受到限制。另外,对于社会信用积分甚至还可能在交友网站上进行显示以吸引潜在单身者。这样的举措已经在流行婚友网站——百合网施行,有15%的用户显示他们芝麻信用积分来增加自己的可靠度。

中国消费者在许多线上服务方面只能使用身份证注册,这也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可以被追踪的。但这样规定的后果可能会影响到一些线上行为的继续前进与发展,从而产生一个更特别的环境。究竟最后会如何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如果您是我们在上海以及中国的汽车行业读者,China Skinny的Nadja Rauscher女士将会于11月11日下周五在2016全球汽车塑料行业峰会上就中国消费者趋势进行演讲。如果您届时也将出席会议,欢迎过来与我们打个招呼。 点击这里获取更多信息

Previous
Previous

市场营销执行职位描述

Next
Next

向中国出口食品的商家们通常都会忽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