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引领科技发展的雄心

中国移动支付

古往今来,人们从事商业活动,以交换商品和服务换取报酬。直到公元前1100年左右,中国引进了第一种标准化货币。当时,那些钱是青铜铸造工具的微型复制品,后来被更实用的圆形金属件取代,随后又被包括皮革在内的其他迭代,比如一英尺大小的白色鹿皮钞票。大约一千年前的宋朝,中国引进了世界上第一种纸币。

尽管中国开创了我们今天在现代商业中使用的许多货币概念和形式,但随着世界其他国家采用银行卡和电子交易,中国却并没有跟上。哪怕在十年前,大多数中国人仍然会随身携带从床垫下取出的一沓钞票。但是,在过去的十年里,令人更为惊叹的事情在中国发生了——在电子商务、智能手机和巧妙的营销策略的推动下,移动支付成为主流,中国再次跃居支付技术的前沿。

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国有8.05亿人通过移动支付,占互联网用户的近86%。2017年,美国人在移动支付上总共花费了500亿美元,而中国消费者则花费了12万亿美元。自那以来,中国的交易额又增长了百分之几百,仅于今年第二季度,中国消费者就花掉了9万亿美元。

中国在移动支付领域的领导地位象征着中国渴望在15年内引领全球创新的决心——正如其在第14个至关重要的五年计划中所概述的那样。蚂蚁集团及其王牌产品支付宝是这一战略的战将。除了推动移动支付在中国的应用,蚂蚁集团还充分利用了大数据驱动其他方面的发展。目前,它从发放贷款中获得的收入已经超过了支付用途产生的收益。然而,该种借贷形式可能会受到最新规章制度的影响。

正是这些民族自豪感,让中国的投资者们花费3万亿美元超额认购蚂蚁集团一度准备在上海和香港证交所上市的股票。仅从散户投资者那里,蚂蚁就吸引了相当于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出价。该公司为全球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IPO)中筹资近370亿美元,其估值为3130亿美元,比包括高盛(Goldman Sachs)和富国银行(Wells Fargo)在内的美国一些大型银行还大。正如马云(Jack Ma)所指出的,这是“首次如此大规模的IPO定价竟然发生在纽约以外的地方,5年前,甚至3年前,我们都不敢去想。”

然而,昨天晚间却爆出了蚂蚁暂停周四IPO的爆炸性消息。有人猜测,这是因为马云在上周公开讲话时批评了中国金融体系的结果。停牌再一次提醒众人,事情都应该按本有的规律去运行。除此之外,此次事件还表明了中国政府对大型科技企业侵占其金融部门保持警惕,创新领导力目标不会有增无减。

哪怕在IPO暂停之前,尽管蚂蚁和支付宝的崛起似乎势不可挡,但并不是它所触及的一切都变成了黄金。它的下一个发展方向——扫脸支付——并没有像公司希望的那样受到欢迎。面部扫描是中国领先的另一项技术。它有助于控制Covid-19的传播,带着口罩也能扫描面部,甚至监测个人的体温。交通安全部门借此抓住了许多横穿马路的人。在市场营销领域,面部识别提供了许多非常令人兴奋的可能性,比如基于表情的个性化定制、升级销售等相关服务。

历史上,中国消费者一直拥抱科技,且相对而言不受隐私问题的影响。这使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推动的应用在中国蓬勃发展。然而,最近,的确有人开始反对面部识别,认为它似乎有些太过了。在公众对生物识别数据安全的担忧日益高涨之际,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杭州——马云的家乡和总部——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个禁止在居民社区强制使用此类技术的城市。一份关于面部识别应用的报告显示,在中国,超过60%的人认为这项技术被过度使用,而超过30%的人说他们的面部信息被泄露或利用。

在中国政府支持科技发展的政策的扶持下,中国的各大平台、品牌将继续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和面部识别等领域推动发展。但消费者可能会越来越回避隐私问题,决策者也需要逐渐平衡这些问题。品牌需要注意这一点。 

Previous
Previous

从澳大利亚葡萄酒出口商学到的经验教训

Next
Next

双十一的五件大事